当前位置 -- 首页 -- 发展规划
长春市绿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发改委    作者:null    时间:2016-03-14 【字体:  】 【关闭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战略目标的关键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对我区加快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幸福绿园为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到“十二五”末期,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40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1.8倍,年均增长12.4%;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50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2.3倍,年均增长18.4%;区本级留用收入预计完成8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1.7倍,年均增长11.7 %;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预计完成270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1.8倍,年均增长12.4%。(表一)
表一: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对照表(单位:亿元)
序号
指标名称
2010
2015年(预计)
2015年与
2010年比(倍)
年均增长(%)
1
地区生产总值
134
240
1.8
12.4
2
全口径财政收入
21.6
50
2.3
18.4
3
区本级留用收入
4.6
8
1.7
11.7
4
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147.6
270
1.8
12.4
 
5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569.4
1027
1.8
12.4
6
实际利用内资(累计)
200
529.9
2.6
21.5
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
208.6
438
2.1
16
8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亿美元)
1.8
3.3
1.8
12.4
 
2、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发展质量得到新改善
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8:63.2:34调整为2015年的1.5:58.5:40。农业保持平稳发展,实现增加值3.6亿元,形成了以蔬菜、君子兰、葡萄、肉牛、生猪为主体的产业基地,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工业强区目标明显显现,工业增加值实现140.4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1.6倍,年均增长10.2%,形成了以轨道客车、皓月集团为龙头的工业框架体系。三产实现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96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2.1倍,年均增长16%,全区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商贸流通、现代物流、餐饮等为主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8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1倍,年均增长16%。到2015年末,全区年纳税超百万元企业可达243户,比“十一五” 末期增加43户,共实现税收38亿元,占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的76 %,对全区贡献越来越突出。
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
实际利用内资529.9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6倍,年均增长21.5%;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8倍,年均增长12.4%。五年新建3000万元以上项目31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7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1.8倍,年增长12.4%。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形成年产千辆整车制造能力;研奥电器、丹阳林泉等一批“两车”配套项目落位投产,进一步壮大了工业经济总量。长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中心、中机物流园、欧亚春城购物中心、关东文化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投入运营;新城吾悦广场、吴中豪仕广场相继开工建设,填补了长春西部无商业综合体的空白。西客站投入使用,西部快速路、站前街等路网建成,为快速集聚服务业项目提供了有利时机。园区发展再上新层次,成立了省级皓月清真产业园区,绿园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4、城乡建设切实加强,环境面貌凸显新变化
紧紧围绕“幸福绿园”建设目标,城乡建设与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五年来,市、区两级财政投入54.5亿元,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50条、巷道600条,建成区形成了“七横七纵”路网框架;投入5亿元,新植街路绿化12条、街头绿地47块,彩化景点106个,新增绿地面积1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1%(按新城区面积标准计算),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6平方米,比长春市人均占有量多出4.4平方米。开发商业地产项目32个、570万平方米,完成“暖房子”改造74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28万平方米、老旧散小区改造37个;打造西安大路、景阳大路等10条标准化街路;对长白、长农、长郑出城口及西四环路进行综合整治,城市形象得到提升;保洁面积由915万平方米增加到1389.5万平方米,机械化作业率由42%提高到70%,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城、文明城创建及复审工作。
5、民生工作整体推进,幸福指数得到新提升
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行动计划得到全面落实。扎实推进幸福绿园建设。五年完成教育、就业等民生实事428件;开发城镇就业岗位8.4万个,新增就业6.9万人次;城镇居民医疗参保率10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以上; 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948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2189元;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39张,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全国敬老模范单位”,百姓的满意度与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成效明显。累计投入4478万元,通过薄弱社区改造、千米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平均面积达到976平方米,千米社区比例达到95%,社区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五年累计救助困难群众60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76亿元;深化党员和志愿者跟踪帮扶特困户活动,累计捐助资金1319万元。创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出台《绿园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意见》,将12类、23项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范围,累计投入4300万元购买养老服务、物业服务、公共文化、法律服务等专项服务。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公益服务类、社会事业类等五类社会组织,共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406家。
6、民主法治不断强化,安全维稳开创新局面
。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392件,政协委员建议案、建议381件,办结率均达到100%。开展“六五”普法,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入人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市率先建成三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快反处置能力得到提升。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加强源头预防和敏感时段稳控工作,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9万人次,完成省(市)交办案件44件、网上投诉89件,信访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监管工作走向法制化管理轨道,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7、各项改革稳步推进,科学发展增添新活力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服务效能型政府建设水平逐渐提高。全面提升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和水平,累计完成行政审批服务54.6万件。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承接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61个,强化镇街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能。全面加强权力运行监管,推行“三单”体制改革,梳理权力清单1019项。按照国家要求顺利完成机构体制改革任务,在全市率先进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计生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8、公共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建设跃上新台阶
统筹推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投入4.2亿元完成了朝鲜族小学、87中学等30所学校校舍的新建、改造任务,以及四季青小学等11所学校的操场改造任务;投入1.2亿元对25所学校教育装备进行了完善。在全省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检查和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检查,实现我区教育事业的历史性跨越。投入1.2亿元,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覆盖,青年社区服务中心成为全区首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区财政每年拨款1140万元补充药品差价,药品价格下降35%。投入3亿元改建文体大厦,区文化馆、图书馆达到了国家一级馆标准,建立健全区、镇、村、屯、楼栋五级文化服务网络,代表长春市顺利通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标验收,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区”;五年共申报国家、省、市科技发展项目85项,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7.5亿元,连续17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誉称号;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方式,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拥军优属工作先进区”。行政效能监察、审计、监督职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软环境明显改善,人防、老龄、价格监督、妇女儿童、电子政务、民族宗教、机关服务、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总体来看,“十二五”时期,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经济总量明显增加,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明显增多。但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中工业不强,农业不精,服务业总量小、比重低,三次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协调发展能力不足。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企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规上企业少,配套企业扎堆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和空间集聚,投入产出比较低。税源结构不合理,本级留用收入占全口径收入比重仅为16%。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西部缺少主干路网,区域板块之间没有形成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三环以外水、电、气、热等生产力要素滞后,无法满足开发建设需要。四是和谐绿园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社会矛盾还依然突出安全生产、治安维稳、涉法涉诉、征地拆迁、信访等社会问题压力较大。“十三五”时期,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确保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从宏观环境看,“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等历史任务艰巨繁重,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宏观环境依然复杂多变。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宏观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总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从区域发展环境看,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曲折中加速,国家实施“<敏感词>”、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哈长城市群规划及长吉图开发开放等战略,有利于我区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转型升级,提升整体实力。省、市委提出的“长吉一体化”、“五大发展”及“两率先”、“三转型”、“五提升”等战略谋划,有利于我区产业集聚。
从区内条件看,绿园也具备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一是产业支撑能力逐步增强。轨道客车制造、皓月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配套企业正在加速集聚。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势头日趋明显,一些新产业、新业态正在加快引进和落位,有利于较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二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形成。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长深高速、地铁2号线等穿境而过,以西客站为中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有利于各种资源要素、区域性服务业集聚。
三是生产力布局更加科学合理。生产力布局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功能区规划等已经编制完成,可开发利用空间较大,区域板块各具特色,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承载和支撑能力逐渐增强。
四是美丽绿园生态效应日趋显现。我区位于长春生态发展主轴和城市上风向,西部串湖构成城区中心公园带,新凯河形成田园都市新区的生态依托,已建成大型城市公园5座,拥有雁鸣湖、西部串湖等水面23个,水体总库容达到1200万立方米,城区绿地面积达到1371公顷。水系、绿化、公园等生态资源构成美丽城区、生态绿园建设的框架支撑。
总体上,“十三五”时期,绿园区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终决胜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全面提速期,特色经济格局的形成期。只要全区上下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正视问题、克难攻坚,增强自信、务实进取,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
1、坚持创新发展
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重点推进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构建新产业,拓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通过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2、坚持协调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发展,老城新城同步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创业创新互动发展,突出补长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市绿色农业三个短板,实现产业深度融合和资源要素互补,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3、坚持绿色发展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注重节能减排,发展生态产业,推广绿色工艺,生产绿色产品,建立和完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构建绿色生态宜居绿园,率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4、坚持开放发展
扩大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积极融入国家“<敏感词>”与“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更大规模地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打造轨道客车、清真食品国际产业开放平台,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5、坚持共享发展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注重公正公平,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和基本保障能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全区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高的获得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以“建设美丽幸福新绿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全区人民生活更美好”为总体目标,不断扩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两个力争突破”、“三个较快增长”、“四个明显提升”
两个力争突破:即全口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力争突破800亿元(按财务支出新口径核算)。
三个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财政收入、本级留用收入三个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增长速度体现“两个高于”:即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各城区平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8%以上的增长。
四个明显提升:即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升城市承载能力,提升民生工作层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明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推动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提高效益,提高投资强度和单位面积产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地方财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明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同步提升城市软硬实力,提高品味,提升档次,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宜居城区。
明显提升民生工作层次。落实好国家各项民生政策,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社会大救助体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打造幸福和谐城区。
明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工作重心的全方位转变,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逐步实现服务体系人性化、管理体系网格化、支撑体系信息化、保障体系法制化。
1、经济发展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5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4亿元,本级留用收入实现12亿元,全口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8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 :47,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左右,现代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5%左右。
2、城市建设
到2020年,建成区实现地下管网全覆盖,主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完善;建设智慧城区,推动信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建主要街路27条,新建公园10个,新增绿地面积50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突破40%,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保洁面积达到1950万平方米,三环路以内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5%。
3、社会事业
到2020年,新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改扩建5所公办幼儿园,完成35所学校改造任务。公共卫生服务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政策生育率达到95%,出生人口性别比率逐步降至107:100以内,实现“互联网+卫生计生”人口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广泛开展普惠型群众文化活动,完善全民体育健身网络平台,建设省级先进水平的基层综合公共文化服务中心15个。
4、民生保障
到2020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32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10元,年均分别增长8%左右。开发城镇就业岗位7万个,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每千名老年人口养老床位达到45张左右。

 

图一:八大板块功能分区图

 

图一:八大板块功能分区图
 
围绕交通先行、产业引领、组团发展,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集聚资金、技术、土地等各类生产力要素,以“八大板块”为依托,集中力量构建工业经济圈、物流经济圈、生态旅游经济圈、城市商业经济圈、都市农业经济圈五大经济圈。(图一、表二)

 
 
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西新工业集中区板块组成,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图二)
 

图二:工业经济圈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东起绕城高速,西至安邦街、同治路;南起长白公路,北至宽城界,面积24平方公里。规划整车制造区、配套零部件产业区和配套服务区,重点发展生产、研发、检修、核心零部件和配套服务业等。(图三、四)
 

图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区位图
 

图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功能分区图
 

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东起东一路、西十五路,西至绕城高速;南起绿园区界,北至迎宾路,面积14平方公里。规划生态涵养区、生物医药及农产品加工区、特色文化休闲商务区、生活品质配套区、产业拓展区;重点发展清真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及配套服务业等产业。(图五、六)

图五: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区位图
 

图六: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功能分区图
 

东起绕城高速,西至绿园区界;南起绿园区界,北至规划路,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精密机械产业区、产业拓展区;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精密机械制造。(图七、八)

 

图七:西新工业集中区板块区位图
 

 

图八:西新工业集中区板块功能分区图
 

 
 
由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构成,东起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南起迎春大路,北至长农公路,面积33平方公里。规划现代物流园区和产业转型示范区。现代物流园区重点发展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汽车物流、轨道客车物流、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物流;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邮政快递等生活性物流;产业转型示范区重点发展大宗材料物流等生产性物流。(图九、十)

图九: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区位图
 

图十: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功能分区图
 

 
 
 
 
 
 
 
由生态社区板块、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内的景点或景观带连贯而成。生态社区板块重点发展以雁鸣湖为核心的高端养老、养生、居住;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重点发展以关东文化园为核心的关东文化旅游休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重点发展轨道客车工业文化;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重点发展以合心湖为核心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重点发展以皓月集团为核心的清真文化旅游。(图十一)

图十一:生态旅游经济圈

 

 

 

 

 

 

 

 

 

 


 
 
由西部新城板块、旧城更新板块、生态社区板块构成,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图十二)

图十二:城市商业经济圈
 

 
西部新城板块。东起西环城路,西至西十五路;南起支农路与汽开区界线,北至迎宾路,面积23平方公里。规划活力商业区、核心交通枢纽区。活力商业区依托城市西部绿色走廊,打造高端居住和商业区;交通枢纽区重点打造交通枢纽中心,依托枢纽打造具有区域覆盖特点的商业中心。(图十三、十四)

图十三:西部新城板块区位图
 

 

图十四:西部新城板块功能分区图

 

 
旧城更新板块。东起京哈铁路沿线,西至西环城路;南起区界,北至青丘路,面积25平方公里。重点规划城市核心区、现代商务区、城市拓展区。城市核心区重点提升传统商贸业;现代商务区重点承接朝阳区西安大路CBD外溢的金融功能;城市拓展区重点发展大型商业和居住。(图十五、十六)

图十五:旧城更新板块区位图
 

 
生态社区板块。东起西环城路,西至西四环路;南起隆化路,北至绿园区界,面积15 平方公里。重点规划生活区、养生度假区。生活区重点发展高端居住;养生度假区重点发展健康疗养。(图十七、十八)

图十七:生态社区板块区位图
 

 

图十九: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区位图
 
由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构成,东起西四环路,西至绿园区界;南起迎宾路、西新工业集中区,北至长白公路、绿园区界,面积64平方公里。规划合心生态卫星城镇、田园休闲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三个功能区。合心生态卫星城镇重点发展城镇服务功能;田园休闲区重点发展田园观光、休闲运动、户外拓展等休闲功能;美丽乡村示范区,重点建设哈达村和新农家村2个美丽乡村社区。(图十九、二十)

 

图二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功能分区图
 

 
表二:五大经济圈结构表
区   分
板块构成
四至范围
功能定位
重点发展方向
工业经济圈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
东起绕城高速,西至安邦街、同治路;南起长白公路,北至宽城界
打造集生产、研发、销售、检测维修、售后服务、整车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世界级轨道客车产业基地
重点发展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和配套服务业
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
东起东一路、西十五路,西至绕城高速;南起绿园区界,北至迎宾路
规划食品医药健康产业区、健康产业拓展区、特色文化休闲商务区。
重点发展清真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及配套服务业等产业
西新工业集中区板块
东起绕城高速,西至绿园区界;南起绿园区界;北起规划路
规划汽车零部件产业区、精密机械产业区、产业拓展区
重点发展汽车零配件、精密机械制造
物流经济圈
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
东起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南起迎春大路,北至长农公路
规划现代物流园区和产业转型示范区
重点发展服务于工业生产的汽车物流、轨道客车物流、大宗材料物流、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物流;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邮政快递等生活性物流
生态旅游经济圈
生态社区板块、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板块、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内的景点或景观带连贯而成
 
打造集高端养老产业、关东文化休闲旅游、轨道客车工业文化、清真文化、现代农村观光度假为一体的特色绿园游
生态社区板块重点发展以雁鸣湖为核心的高端养老、养生、居住;物流及配套服务板块重点发展以关东文化园为核心的关东文化旅游休闲;轨道客车装备产业园板块重点发展轨道客车工业文化;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重点发展以合心湖为核心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皓月清真产业园板块重点发展以皓月集团为核心的清真文化旅游
城市商业经济圈
西部新城板块
东起西环城路,西至西十五路;南起支农路与汽开区界线,北至迎宾路
规划活力商业区、核心交通枢纽区
活力商业区依托城市西部绿色走廊,打造高端居住和商业区;交通枢纽区重点打造交通枢纽中心,依托枢纽打造具有区域覆盖特点的商业中心
旧城更新板块
东起京哈铁路沿线,西至西环城路;南起区界,北至青丘路
规划城市核心区、现代商务区、城市拓展区
城市核心区重点提升传统商贸业;现代商务区重点承接朝阳区西安大路CBD外溢的金融功能;城市拓展区重点发展大型商业和居住
生态社区板块
东起西环城路,西至西四环路;南起隆化路,北至绿园区界
规划生活区、养生度假区
生活区重点发展高端居住;养生度假区重点发展健康疗养
都市农业经济圈
新型城镇化示范区板块
东起西四环路,西至绿园区界;南起迎宾路、西新工业集中区,北至绿园区界
规划合心生态卫星城镇、田园休闲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三个功能区

新型城镇化示范板块区位图
 
合心生态卫星城镇重点发展城镇服务功能;田园休闲区重点发展田园观光、休闲运动、户外拓展等休闲功能;美丽乡村示范区,重点建设哈达村和新农家村2个美丽乡村社区。

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原则,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工业升级、服务业转型、农业提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一批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打造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现代企业和产业集群。
1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
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着力提升工业基础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高端工业聚集区。
结合国家“<敏感词>”发展战略,推进长客股份与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合作,建设世界领先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提升壮大整车制造能力,重点补位发展核心配套零部件产业;延伸拓展研发设计、维修、高端物流、客车文化等配套生产与生活服务业,打造集研发检测、生产制造、维修服务、整车物流为一体的世界级、产值规模突破400亿元的轨道客车产业集群,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力争实现公司销售收入1/3以上。
整车制造。依托长客股份,抓住国内资源整合、国际市场高速发展的机遇,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城铁轨道客车、高速客车、出口专用客车、电气化铁路客车、新型地铁客车、现代有轨电车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等,到2020年,轨道客车整车制造产能达到3500辆左右。
零部件配套。依托长客股份,集聚各类配套企业,完善轨道客车产业链,重点发展牵引系统、制动系统、内饰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电子通讯系统(双向通信系统、列车定位系统、信号连锁闭塞系统)、传动系统(交流传动)等,到2020年,园区配套率力争提高到30%。
动车检修。规划建设配套设备生产检修基地,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三、四、五级检测维修,提升检修配套水平,到2020年,动车组检测维修产值达到100亿元。
配套服务。重点发展中小企业办公中心、研发总部、技术孵化中心、科技检测中心、产学研基地以及以轨道客车文化展示、体验与知识科普、文化休闲等为主的客车产业文化。
打造世界级皓月清真产业。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皓月产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份额,提升皓月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皓月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能力,在坚持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加快向安全、绿色和有机方向转型发展。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实现出口创汇3.5亿美元。
畜牧产品加工业。依托皓月集团,重点发展发展畜牧、饲料、食品加工、生物制品、制革、环保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链条各节点产品的开发和引进。
食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着力打造雪国舞榕、今麦郎、老韩头食品等品牌,构筑循环经济、生态经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产业平台,打造知名绿色食品品牌。
配套服务业。挖掘清真文化和食品医药健康产业文化,发展以清真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特色美食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
以扩大总量、提高配套、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互利合作、产业集群打造,加快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西新汽车配套配件产业园,积极承接汽开区零部件产业转移,重点培育发展汽车内饰件、附件系统、转向及传动系统、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等核心技术,提高本地零部件企业配套能力。积极引进机器人制造、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核心配套等项目,逐步打造成精密机械产业园。到2020年,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力争达到85户,产值超千万的企业力争达到68户,总产值力争达到50亿元。
2加快推动服务业全面发展
坚持走工业和服务业双拉动增长路径,改造升级传统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打造科技创新服务示范区、产业融合服务先行区、品质生活服务引领区。
提升传统商贸业。结合旧城区改造,提升丰富旧城区传统商贸业业态。围绕景阳广场、春城大街、万福街打造百亿级春城大街商圈。依托老城区新型业态项目,培育西部商业热点,提升城市商业功能,提高城区品位。面向中低端消费群体,围绕万福街打造特色功能区和休闲风情街。加快对春城大街的改造,打造成汇聚各国、各民族特色的浪漫风情街。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老城区改造和西部新城的开发建设,老城区重点发展新城吾悦广场、吴中豪仕广场等现代城市综合体项目;西部新城重点发展企业总部、金融贸易、城市综合体、高档酒店、休闲娱乐、展示交流等项目,打造西部新城板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成特色化、主题类、多业态的地标性商圈。建设1.2万平米的创业创新产业孵化基地,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集聚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利用绕城高速、四环路、长白公路等交通有利条件,整合农科院土地资源,建设城市物流配送体系,重点发展服务于轨道客车、汽车零配件、食品与医药健康等产业的汽车物流、大宗材料物流等生产性物流、第三方物流;发展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区域性批发市场等生活性物流,打造布局基本合理、技术先进、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城区间错位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现有关东文化园为核心,重点建设文化创意区、养生保健区、旅游度假区、休闲娱乐区和民俗婚庆区,引进并培育壮大紫玉木兰、滕氏布糊画等民俗企业,打造集民俗婚庆、民俗体验、养生保健、休闲旅游、影视拍摄、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区。
高质量发展健康养老产业。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搭建养老服务平台,发展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集社会福利养老、高端商业养老于一体,融养老养生、医疗康复、旅游度假、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生态健康养老集聚区,填补全省高端养老产业空白。
3全面推进新型都市农业发展
突出农业智慧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立足服务长春主城区,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打造都市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幅降低传统种植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先进园艺业、休闲观光农业、集约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特色种植园、采摘园、农家乐等都市农业项目。
推广品牌农业。巩固“净珠”葡萄、合心甜瓜等知名品牌,引进和培育新型有机果蔬,推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打造优质、安全农产品基地。
建设哈达村、东安村智慧农业园区,建设“3S”蔬菜等农作物精准作业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可追溯的科学管理示范区,构建农牧订单养殖方式,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跟踪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
发展设施农业。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做好合心镇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岳家葡萄种植采摘园、新农家君子兰花卉观赏园、皓月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拓展农业种养殖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造,提高农田基本设施保障能力。完成四间、小高家等4座水库塘坝清淤和2条沟渠清淤,建设大谷塘坝、老砖场塘坝抽水站2座,建设放水闸门等水利设施13座、排水沟18.9千米。
4、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加强资源整合,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轨道交通产业装备园和中机物流园,重点发展专用智能工艺装备、新型自动焊割设备,关键基础件和通用件、智能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重点产品。
生物和医药产业。依托皓月清真产业园、生物制品所,重点发展疫苗、基因工程类药物、生物中药、医药保健品、医疗器械等新兴医疗产业。
新材料产业。依托长客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吉林省中研高性能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等机构,重点发展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生态环保型化工材料。
信息产业。牢牢把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机遇,推动信息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整合。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商务、医疗、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
围绕建设生态宜居绿园,加强城乡建设与管理,改善城乡生态、生活环境,打造城乡新形象。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智慧绿园”建设。
1、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城市街路、公路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同步跟进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路网。以区域互通、南北贯通、东西畅通为目标,形成内外畅通、便捷的道路网络。积极争取市里支持,计划投资42亿元,新建小五环路、迎春大路2条西部交通主干道,大城北路、基隆西街等25条市政道路,维护泰来街、春郊路等21条街路。(表三、四、五)
表三:快速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起止点
长度
红线
宽度
1
景阳大路
快速路
老西环路-西四环路
3.1km
64-90m
2
北部快速路
快速路
北四环-基隆路
2.8km
66m
3
长深高速公路联络线
快速路
绕城高速公路-西四环路
3.6km
74m
 
表四:主干路规划一览表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等级
起止点
长度
红线宽度
1
迎春大路
主干路
向前大街-西四环路
10.3km
40m
2
小五环路
主干路
乙一路-景阳大路
11.7km
40m
3
长客路
主干路
向前大街-绕城高速公路
2.7km
40m
4
乙六路
主干路
绕城高速公路-北四环路
3.0km
40m
5
向前大街
主干路
长客路-迎春大路
2.6km
50m
6
临城大街
主干路
皓月大路-长客路
8.8km
50m
7
景阳大路
主干路
建七街-西四环路
9.6km
50m
8
西环城路
主干路
皓月大路-飞跃路
2.9km
50m
9
飞跃路
主干路
站前街-支农大街
1.4km
50m
10
站前街
主干路
南阳路-景阳大路
1.0km
60m
 
表五:次干路规划一览表
<
序号
道路名称
道路
等级
起止点
长度
红线
宽度
1
宏图大街
次干路
佳园路-长白公路
1.7km
28m
2
金鹏路
次干路
今麦朗路-宏海街
0.3km
40m
3
宏海街
次干路
长客路-迎春大路
2.5km
40m
4
佳园路
次干路
今麦朗路-宏图大街
1.1km
24m
5
新一路
次干路
建三街-绕城高速公路
1.7km
28m
6
乙一街
次干路
乙三路-乙一路
0.8km
20m
7
乙一路
次干路
绕城高速公路-北四环路
3.5km
20m
8
乙二路
次干路
西环城路-北四环路
1.5km
28m
9
乙三路
次干路
小五环路-西环城路
2.2km
28m
10
乙六路
次干路
西环城路-北四环路
2.8km
28m
11
支农大街
次干路
丙四十二路-警备路
0.6km
28m
12
南阳路
次干路
老西环路-和平大街
0.4km
50m
13
双丰大街
次干路
京哈高铁-西四环路
0.5km
34m
14
春秋大路
次干路
向前街-宏海街
1.8km
40m
15
小景西街
次干路
长白公路-春秋大路
0.7km
20m
16
西安大路西段
次干路
向前大街-临城大街
2.3km
45m
17
金航街
次干路
长白公路-长客路
3.0km
24m
18
向前大街
次干路
迎春大路-新一路
2.5km
40m
19
西三街
次干路
西四路-西十六路
2.2km
24m